7月1日是党的生日,同时也是香港回归25周年纪念日。为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培养青少年爱国主义精神,推动内地与香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交流,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联合港澳非遗发展研究会、香港崇正中学,成功举办了“海上生明月,非遗一线牵”系列活动。通过此次活动,构建了内地与香港青少年相互交流的非遗共享平台,促进内地与香港青少年共同传承非遗文化,携手走向美好未来。
云逛展 赏析非遗
6月20日,“海上生明月 非遗一线牵”之“云逛展 赏析非遗”活动首先展开,香港100余位青少年通过云直播的形式进行了观看。
活动开始,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为香港的同学们介绍了活动的整体安排,表示此次活动的目的不仅可以让内地与香港广大青少年认识和学习非遗,更重要的是增强他们的民族认同感与文化自信。
中国工艺美术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馆副馆长苏丹致辞
随后,讲解员李育汶老师带领同学们赏析了部分展品,从白玉“薄胎炉”到红色题材玉雕作品“焦裕禄”“电焊工”“遵义会议光辉照前程”,再到四件“翡翠国宝”,详细讲述了每件作品的创作背景、历史故事,还揭示了玉文化在传承红色经典、彰显民族精神方面的艺术价值。在“粉墨传奇”戏曲展厅,同学们借助现代高清数字化技术,欣赏了著名京剧曲目《霸王别姬》,他们纷纷表示被古老的艺术所折服,也更加热爱祖国的传统文化。
“大国匠作”展厅直播现场
讲解员通过直播给香港的同学们进行讲解
云手作 体验非遗
6月30日下午,“海上生明月 非遗一线牵”之“云手作 体验非遗”环节中,馆方邀请到韩山堂彩贴剪纸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传承人张永忠,通过线上直播的形式,给香港的青少年们介绍山西剪纸。
张永忠讲述剪纸技艺
活动现场,张永忠首先介绍了民间剪纸艺术的历史发展,并展示了近期所创作的部分剪纸作品,从作品的题材、内容和形式上,充分解读了剪纸艺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民间文化的艺术价值。在创作环节中,张永忠现场示范“紫荆花”的制作。“紫荆花”作为香港特别行政区区花,寓意着亲情、阖家团圆,代表着祖国与香港同胞万众一心,团结和睦。一把剪刀、一张红纸,同学们虽隔着屏幕,但都惊叹于剪纸的艺术魅力,更深刻体会到血浓于水而“剪”不断的“中华情”。
张永忠示范“紫荆花”制作过程
活动最后,同学们通过直播间留言和张永忠进行交流。其中,来自香港的谢呈笙同学提问:“如果我们去学习剪纸,大概需要学习多久,才能像张老师一样娴熟地剪出如此精彩的作品!”张永忠回答道:“天才出于勤奋,同学们只要平时多剪多练,多多参与其中,用心去感受剪刀与纸在手心里的感觉,达到心手合一,自然就能够将心中的物象,通过剪纸表现出来。”张永忠又说道:“剪不断的那份牵挂联结着内地与香港诸位同胞的亲情,人们通过剪刀向世人倾诉着那份植根于乡土的中国情,这份宝贵的民间记忆,需要我们共同去传承与发扬!”
“我和非遗的故事”——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征集活动
“我和非遗的故事”——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主题征集活动,以文稿和绘画的形式,让内地与香港青少年一起书写非遗故事、绘制非遗画卷,携手保护文化遗产,心连心共建精神家园。
此次征集活动得到了内地与香港青少年的热烈响应。在作品中,有的同学谈起自己学习非遗的经历故事;有的讲述与非遗传承人交流后的学习心得;有的以写生的方式绘制出心中的非遗;有的将扇、书法、国画、端午节、香港凉茶等文化元素融汇到一起……主办方组成评审团队对征集到的作品进行评选,最终内地与香港各25个优秀作品入围,馆方将通过微信公众号、官网等平台进行展示。
《端午节》 林逸廉 (香港)